今天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了09年针对往届生,想要参加高考,是什么样的政策。课本一样么,录取时有没有差别 ?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09年针对往届生,想要参加高考,是什么样的政策。课本一样么,录取时有没有差别 ?
教材有轻微的改动,基本没变,政治学科改动较大,因为要跟随时政,政策没变,高考时复习生和应届生的待遇相同,录取时也没有差别,同等对待,但复习一年很辛苦,尤其是要摆正心态,平和面对,只要心态摆正,相信你的成绩会有较大提高!!!!送你一句我自己写的诗:自古成才多砥砺,全凭滴水破石功!!!!!与君共勉!!!!!

2023年高考理综难吗
2023年高考理综难度较为适中。
资料扩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简称“理科综合”或“理综”,指的是在旧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理科综合试题总分300分,其中各单科所占分数各省标准不一,全国理综卷为物理占11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90分。
近年来生物在理综的比例越来越大,几乎接近物理、化学分值,其他每年有时有细微变化。即3+X(综合)考试中的“3”是指语文、数学(理科数学)、英语,“X”是指由政治、历史、地理组成的文综或由物理、化学、生物组成的理综,
分数是语数英三大科的两倍(文综或理综300分、语数英均为150分),由考生自己选择学习文科或理科,若选择学理科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组成的理综,则“综合”是“理科综合”。
瀚博招生网
1999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并决定在广东省试行“3+X”高考模式,由此拉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从而使高考改革又一次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借此为城市区分,西北为“物理、化学、思想政治+X”;东北为“物理、化学、生物+X”,其他地区可根据情况定性“物理、化学+X+1。
2005年全国各省市的所有高考科目均采用新课程,高考模式除个别省市可能会作些微调(如2005年广西高考模式改为“3+小综合”模式)外,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2006年陕西大综合改成小综合、辽宁为助学生减负也再分文理科,2007年山东高考更注重能力考察,拟用3+X+1,而且此方案有可能被江苏借鉴。2008、2009年,据专家分析,为适应课改全国高考科目,理综的考查方式可能还要变。
据悉,从2010年开始,北京地区理科综合中的化学和生物分值有所变化,其中化学由108分降至100分,生物从72分升至80分,生物大题比原来增加一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2010安徽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0安徽高考文综试卷分析的相关内容。
2010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严格遵循了安徽省《考试说明》,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命题指导思想,没有出现偏怪难的试题。整体结构趋向基本稳定,地方特色比较鲜明,严格遵照“稳中有变,稳中求新”的原则。
总体上说,政治试题重心低,立意新,情景朴实。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政治试题的背景材料大都是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容易碰到的生活实例,都较为灵活地考查了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比较好地体现了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完全符合新课改精神,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综合素质的目的。仔细研析2010年的试题,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命题,具有很强的规范性
试卷设计遵循2010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各部分内容分值为:经济生活28分,政治生活24分,文化生活20分,生活与
哲学28分,与2009年首次自主命题结构模式一致,试题难度适中,保持了相对稳定。时政内容渗透于四个模块的试题之中,并以试题的情景或背景材料方式来呈现,试卷更加规范、协调和科学。
2、强化双基,突出主干,注重能力素养的考查
政治试题注重回归课本,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一贯坚持的原则。2010年安徽文综政治试题所考查的知识基本上都是《考试大纲》中的主干知识。如影响消费的因素、投资理财的选择、个人收入的分配、政府决策、政府性质和职能、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文化遗产、中华文化的特征、实践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矛盾分析法等等。
3、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0年政治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全面考查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四个方面的能力目标。在选择题中,侧重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主观性试题中,四项能力要求都有一定的体现,但侧重于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4、不回避社会热点,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一定的安徽地方特色
时代感强、不回避热点、联系实际非常广泛等特征在2010年安徽文综政治试题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2010安徽文综政治试题,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代主题,不仅反映了各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还与目前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以及改革发展的现实密切相关。如第5题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第6—7题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38题的“走进世博、聚焦安徽”,即与重大时政热点有关,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不失为一道典型的综合探究题。
2010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今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1、我省文综试卷的自主命题与往年全国卷历史试题相比,总体印象是:稳中有变,难度适中,凸现新课程理念。稳:整份试卷题型、题量相对稳定,阅读量适中;变:两道主观题目比例由原来的22:34变为28:28,增加了地方史内容,更注意了学科能力的考查;新:依据新教材,运用新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整体史观)整合历史素材,选取颇多的新角度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严格遵循
历史学科的考纲及说明的要求。
(1)命题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题目的设计图文并茂。选择题有5题属于图片题,第12题、17题属于实物图片题,第15题是
漫画题,第16题是历史地图题,第21题是表格题。这些图表题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捕捉图表有效信息的能力。如第16题学生如能捕捉到图片右下角“军阀割据界”图例,马上就能判断这是北伐战争示意图,进而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应该说命题者是颇具匠心的。一直以来,我们呼吁高考要与新课改新课标想吻合甚至理念上要超前,今年选择题一改那种死板板的单一文字叙述,是考历史知识,但更多的是考学生的能力。在客观题设计上,有点上海卷的风格,安徽卷开始活起来了。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既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又注意试题内容的覆盖面。从内容及分值的分配上看,必修1占42分、必修2占22分、必修3占26分、选修1和选修2共占10分,符合《安徽高考说明》中的相关要求。
3、具有鲜明的安徽地方特色。作为我省文综第二年自主命题,第12题和第13题分别考查了安徽省六安双墩汉墓及特产茶叶,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省情的认识,也为试卷打上了鲜明的安徽烙印,颇为适合安徽考生“口味”,富于地域特色,很有人情味。这一基础知识与安徽地方史有机结合,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4、出题形式有创新。必修3文化史部分出了大题;选修内容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就考两个选择题。平时我们教学总特别重视必修1和必修2,而模考也总注重对必修1、2的考查;很多人认为要论必修3的重要性,思想比科技更重要,更有考查的价值。可今年题目偏偏出人意外。选修也一改往年做法,不以问答题出现,而考选择。这给我的启示是:任何猜题、押题都是无用的,与其那样,还不如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教材和图册,如何感悟历史。
5、充分体现“文史不分家”。很多题目学生需要借助语文知识特别涉及到阅读能力。如第14题柳宗元观点、第16题对应时代主题、第20题明治政府的认识、第36题的材料一、二等,都要求学生有很好的阅读能力和历史学科思维能力。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平时教学尽可能补充一些材料,特别是历史文选,设计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试论结合的能力;加强与语文老师的合作交流。
6、不回避热点问题,热点问题隐性考查。注重考查主干知识,高考历史不回避对时事热点问题的考查,安徽卷体现了这一特点。如第35题第一问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后两问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第36题考查了古代、近代、现代的对外关系等,都是热点问题但是上述试题并没有“单刀直入、就点考点”,每一题都只是“软切”热点,考查角度都较为新颖。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09年针对往届生,想要参加高考,是什么样的政策。课本一样么,录取时有没有差别 ?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
www.hbzhaosheng.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