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教育心理学研究生难吗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跨专业考教育心理学研究生难吗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想考心理学研究生,但非心理学专业,能考不?
非心理学专业可以跨考心理学研究生。
考前准备:
心理学考研是不考数学。学硕目前有部分院校是312统考,有部分院校是自命题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院校都是已经自命题了。312统考是统一出题的,自命题是每个学校指定书目,自己出题的。专硕的话,都是各个院校自己出题的,只是有一个347大纲,各个院校参考347大纲来出题的。
如果提前准备还没有确定院校的话,先把专硕学硕定下来。先按照312大纲书单和347大纲书单准备就行,先把基础打好,后期针对院校准备。
书单: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
2、《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淡蓝色封皮)
3、《实验心理学》 (第二版) 朱滢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5、《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白底红皮)
6、《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白底红皮)
7、《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8、《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推荐学校: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
拓展资料:
312统考:
312心理学考研是全国统考的。
从2013年开始,招收心理学研究生的部分院校退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了(其中公共课是统考,专业课是自主命题),如果心理学专业课改为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则该院校是统考,反之则是自主命题。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参考书主要有以下几本: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社会心理学》章志光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4.《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
6.《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
347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是《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的大纲,而《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解决都市压力、公共安全、灾害救助、危机防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
考试内容包括:
-
导论
-
人格心理
-
发展心理
-
临床心理
-
变态心理
-
社会心理
-
管理心理
参考资料: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百度百科

跨专业考教育心理学研究生难吗
很多小伙伴对自己并不自信,有很多疑问:我缺乏实践经验老师会不会不喜欢我?我不是本专业,复习过程中是不是非常处于劣势?我本科学校很渣,是不是PK不过那些985、211高校的学霸?这些疑问的出现非常自然,但我可以十分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高校的考试还是比较公平的。
首先,作为一名学生,讲真,大家都半斤八两。当然不排除有巨优秀的人,那些大都保研或者出国了;再有,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数人在这方面都是缺乏的;其次,老师和学校不会因为某生是跨考生、是普通学校毕业、是二战考生而歧视,每年跨考成功的例子屡见不鲜,某高校17考研的状元即是二战考生,且之前是专升本的,亦可一战成名,二战同学有了一年的经验,胜算甚至更大。
既然我们选择了考研,无论之前经历如何,就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尤其对于初试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之前条件好的同学切忌骄傲自满,条件差的同学更不必感到心慌。
考心理学研究生,有这么几部必须做好:
1、学硕VS.专硕
心理学考研,关于学硕和专硕的对比本身而言,无所谓好与坏,只是哪个更适合你哦!
可以先了解一下学硕与专硕的区别(至于想去大学当老师,稍后再说),再做选择:
(1)#培养方向不同#
(学硕重科研,专硕重实践)
学硕是最传统的考研方式,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在专硕出来之前,心理学考研其实就是学硕的考试。一般分为基础、发展和
应用心理学等方向,报考时是要严格分方向报考的,因此考学硕的同学要提前了解。
专硕出现比较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较早设立专硕考试的学校,一般心理学发展都比较好(这可以作为心理学专业发展的择校时的衡量标准之一)。专硕考试一般有管理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职业规划等方向,报考时一般不细分方向,统一报考“应用心理”且统一排名录取,考试内容也无方向的差异,完全一致。专业硕士,一般录取后还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方向的调整,比如之前想要报考的是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入学后也可同学院协商,调至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方向。灵活性更大一些。
注意: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
应用心理学是学硕的一个分支方向,应用心理一般就是指专硕。两个术语要分清楚。
(2)#未来发展方向不同#
(想继续读博最好读学硕,专硕也并非全然不可的,只要你足够优秀!!!)
有同学并没有放弃读博的梦想,但也想读专硕。很多人说,学硕才能继续读博深造,专硕不可以,这个说法不属实哦!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读的人真的越来越少,掉的头发也越来越多。博士是需要很深的科研功底,否则很难顺利毕业。学硕有机会可以直博,专硕一般没有,但如果真想要读博,提前联系确定方向的老师,按照要求去表现,仍旧有机会攻读博士的哦。
(3)#学制和学费#
一般学硕三年,学费偏低;
专硕全日制两年,非全日制三年,学费较学硕偏高。
(4)#考试方式#
学硕有两种考试类型:312统考和自命题考试
专硕只有一种:自命题考试
学硕中312统考的学校居多,有些学校进行自命题考试(北大、北师等),并非自命题院校均为特别牛的院校(如
河北师范大学,举个相对而言的例子,不喜勿喷啊),也并非心理学牛的院校都会自命题(如华东师大仍旧参加312统考)。因此,是否自命题,这不是判断专业发展好坏的一个标准哦。
专硕考试,所有学校均参加自命题,尽管有统一的347考试大纲,但是仅仅是参考作用哦。最最有价值的还是学校给出的参考书目,以及历年来的真题。【因为专硕刚兴起刚近10年,且自命题,不像312统考那么历史悠远。因此,各个院校的自命题真题都是十分宝贵的,不像是312统考的真题满天飞,无论多难,考A院校的话,一定要拿到A院校历年的考试真题来仔细研究】
(5)#备考科目#
学硕:专业课+
英语一+政治
专硕:专业课+英语二+政治
两者在备考上,政治科目的准备是别无二致的,但专业课考试和英语的考试不同。
英语一(学硕)相对英语二(专硕)更难一些,且有单科线,有同学总分还不错,但英语一分数很低甚至未过单科线,就会被毙掉。单科考试难度也可以作为选择学硕和专硕的标准之一。
专业课上面,学硕比专硕在测量、统计、实验等基础方面的考察更多一些,因此,心理学本专业的同学可能更有优势。
学硕和专硕并无“谁更容易”之区别,有很多人认为专硕容易,是因为官网公布的招生人数较学硕更多,而不是出题难度更小。要考虑的是,招生人数更多,报考人数相对也多,竞争压力都是不小的,因此,无论选择学硕还是专硕,都要倾尽全力备考。
(6)#社会认可度#
有人担心专业硕士的社会认可度会不会太低,完全不会。专业硕士同学术硕士一样,是双证(学历证+学位证),两证在手,认可无忧。哈哈!
2、择校&择专业
心理学专业方面的学校排名
考研本身是深造的机会,是一个跳板哦,要定好目标,给自己进步的机会。你本科是211高校,那么考研建议选择至少一个985的学校吧,如果考专硕,建议比如北师大、华东师大等校。至于具体选择哪个,还需要根据自己情况做对比。需要帮助的话,可以私信我哦~
选择专业的话,在介绍学硕和专硕时大抵提及了一下,具体到每个学校可能有差异,可官网自行查看。
瀚博招生网
考研专业和大学专业可否无关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考研专业和大学专业可否无关的相关内容。
可以的!现在考研没有专业的限制,但是跨专业考研有一定的难度!前,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考生跨专业报考均无明确限制,但是很多考生在选择专业和院校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忧虑:老师会不会排外?没有系统学过本科阶段知识,会不会被pass掉?有没有什么专业队跨考生没有歧视呢?诸多问题都待解决。面对电话和邮箱后面双双期待的眼睛,考研教育.网就全国部分高校和院系的老师回答,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一、欢迎跨考生的专业
据了解,考研部分专业和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十分欢迎跨考生报考。像新闻传播、
社会学、信息管理学、生物
信息工程等综合性较强的专业,目的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所以导师也愿意要不同专业的考生。“我非常赞成考生跨专业考我们系。”
南京大学新闻
传播学系系主任方延明教授对考研教育.网说,“记者本身就是一个‘杂家’。我就是学数学出身的,一直从事
新闻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他认为,新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型学科,培养的人才工作后可能会涉及各个领域。例如,学经济、法律等专业的学生转学新闻以后,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日后进行经济、法律等新闻报道时,他们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做支撑,更能够驾轻就熟。
清华大学化学系一位博士生导师也表示欢迎跨专业报考的同学,他认为,现在的化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了,有很多新兴的专业是学科交叉的产物,单纯学科根本无法完成。比如微电子化学、物理化学等应用型学科,都需要各个专业的合作才能有研究成果。像学材料、物理、生物等专业的同学转专业考到我们系,就可以在学术上给我们补充新鲜的血液,填补研究上的一些空白。若让本专业的同学去补修外系考生几年才积累的知识,来完成科研项目,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二、小心选择的专业
不过也并非一概而论,纯理论型专业或者特别专的专业就不大喜欢招跨专业的考生。
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系的郭彦林教授是专门研究钢结构的,他对于准备跨专业考他们系的考生持不赞成的态度:“有些同学对我们专业比较感兴趣,向我咨询,我都是反对的。因为本学科专业性很强,需要特别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除非你有很高的天资,笔试可能会通过,但进来以后的发展前途还是非常有限的。以后接触钢结构实际工程会遇到多方面的困难。”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生玉海介绍说,北大的心理学、传播学、
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或专业每年跨专业考来的学生多一些,而纯理科的一些学科和专业考生想跨专业考取的难度就大了
以上就是跨专业考教育心理学研究生难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
www.hbzhaosheng.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