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考指南

8090年代有高考大省的区别吗?

发布时间:2024-08-24 12:19:00 | 瀚博招生网

今天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了8090年代有高考大省的区别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8090年代有高考大省的区别吗?

8090年代有高考大省的区别吗?

有区别
本人就是八十年代末参加的高考,说实话,当时我们对高考还是非常重视的,无奈当时大学是精英教育,大部分人是无缘大学的。由于高考录取率太低,很多高中毕业生会考不上大学,会默默接受落榜的结果。甚至会出现高考预选直接被刷下,没有资格参加高考的机会。而现在高中生只关心的是能不能考上985、211大学,或者是一本大学,不会担心没有大学上。

一、复读是八十年代学生的常态。由于当年的录取率非常低,就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复读都是常态。高中毕业生首先进行高考前的预选,如果成绩不够好,就会在预选时被淘汰,从而失去参加高考的机会。我姐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好,在高中上了二年就参加高考,虽说预选顺利过关,但高考时无奈落榜。之后复读一年考上重点大学,成为全村恢复高考后第一个大学生。当时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所以复读一年后考上,年龄也只有17岁。而同村的一年年纪比她大几岁,据说是成绩非常不错一个男生,竟然复读了好几年,最后还是没有考上学。

最有意思的是,我姐的同学,竟然阴差阳错地又成了我的同学,要知道我姐比我高四届。要说能考上高中的还算成绩不错的了,还在高中比我姐好几年,最后是同我一届终于考上大学,我上的本科,他上的专科,总算修成了正果。我也算是我们村第二个上大学的吧。

二、考试在七月。不同于现在的高考,都是在六月七、八日高考,而当时,我们的高考是七月六、七、八三天,素有黑色七月之说。无疑七月的天气是比较热的,甚至有些教室连风扇都没有,考试也是种煎熬。反正那时高考都是自己的事,没有家长去陪考的。哪像现在,高考前几天就把考点附近的宾馆订好了,还给准备好营养的饭菜。

三、没有课外补课,全靠自己在学校学习。跟现在学生不一样,家长跟老师互动密切,共同教育,还有各种辅导班,甚至家长花大价钱请老师一对一补课。我们那时根本就没有课外补课的,顶多是学校组织大家在高三时早点开学,晚点放假。同时我我爸妈在我姐和我上学时就从没到学校去过,也没见过我们的老师。到高中有时需要送米什么的都是我大姐去的,从没跟老师有打过交道。老师依然对我们非常好,毕竟我们的成绩还是比较拔尖的。

四、高考压力不比现在低。虽说大部分高中生会接受高考落榜的命运,但如果能考上大学,那毕竟对农村孩子来说就是跳龙门呀,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大家学习很努力,也非常希望通过高考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压力非常大。第一年高考,当时自信过了头,以为考一个本科是可能的,结果名落孙山,差点没有机会复读了,我高考前父亲病逝了。后来在母亲及哥姐的帮助下才得以复读,复读过得非常清苦,常常营养不良,得有神经衰弱,以至高考前一晚直接整晚都没睡,可见有多紧张。

每个时代有自己的特点,在那八十年代,考上大学意味着就有了工作分配,毕竟那时的大学生是比较稀缺的。特别是当时农村条件还不太好,考上大学可以直接从农民变成干部身份,成为了城里人,这个差距是巨大的。而现在除了考985、211大学,考其他大学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压力反而没以前大了,而且现在出来工作,靠关系和人脉更多。

8090年代有高考大省的区别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考上中专或技校的人厉害吗?

根据录取水平和录取难度,被中专或技校录取的学生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 恢复高考 后1977-1981年高中录取的中学生。 第二,1981年到90年代初,中学生从初中录取。

第三,90年代中后期初中录取的中学生。你说的“优秀”,应该是指学习成绩好。说到“严重”,可以说第二类特别严重,第一类非常严重,第三类基本不严重。1.1977年到1981年,优秀的高中生上了中专,改变了命运。这期间,中专是高考的最低顺序,但这个最低顺序也不容小觑。从网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高考平均录取率在6%左右,2020年全国高考211所高校平均录取率也就6%左右。可以说这期间考一个中专的难度等于现在考211重点大学的难度。

当时的中学生都是包分配,而且因为那个特殊时期以后各行各业人才短缺,大部分都分配到了理想的单位,很多农村家庭改变了后人的命运。

我一个表兄弟考上省中专的时候,借了钱,在家呆了两天喝酒,放了几部电影庆祝。人数单位是一万人

二、1981-1991年:初中尖子生上中专,喜忧参半。80年代,中专开始招收初中学生。这对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初中毕业可以直接上中专,最后拿着国家的 铁饭碗 ,省下了高中几年花的钱。

所以这期间农村优秀初中生的首选是报考中专或者中师。自然竞争空前激烈,没有县内前几十的水平,中考基本不可能。

我考老师的时候,县里录取了50多名学生,都是县里中考的尖子生。而且如果想报考中医、邮电、铁路等中专,没有全县前20,想都不敢想。当然,如果这些初中生进入重点高中,一般可以考 985院校 ,前途肯定更光明。特别是有很多后来不愿意当老师的 师范生 ,也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跳出教学团队。幼儿园学生考上初中

3.从1995年开始:初中生想上学就要拿 毕业证 。 到了90年代,很多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家长也看到中专水平毕竟较低,选择报考中专的初中生中的优秀生越来越少。

1995年,随着国家取消包分配政策,中专招生直线下降,逐渐成为部分中考失利学生的选择,“贫困生集中营”成为部分中专的标签。很多中学是不可持续的,开始重组资源,被合并、转移、撤销甚至不复存在。这一时期的中专学校虽然没有受到重视,但客观上解决了大量初中毕业生没有书读的问题。现在各地仅存的中学是国家政策扶持的 职业中学 。

95年以前,中专学生现在是各行业的骨干。仔细看很多行业领军人物的简历,你会发现很多都是中专 第一学历 。

但是,这群人已经有半百多岁了,很多都退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专最终会退出社会舞台,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它曾经是智慧和能力的象征,也是一代人改变命运的梦想舞台。

8090年代有高考大省的区别吗?

1988年高考川大录取分数线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1988年高考川大录取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四川大学1988年本科录取分数理科490分,文科475分。
八十年代,高考是改变命运唯一通途,高考录取率只有4.8%,“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尤为壮观。高考承载着每一代人的记忆,交织着我们最深的期盼、梦想和努力。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 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天府之国”的成都,有 望江 、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 瀚博招生网

以上就是8090年代有高考大省的区别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8090年代有高考大省的区别吗?”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