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6 00:47:55 | 瀚博招生网
“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2011年,这句言论引爆网络。即便内容稍显偏颇,但不可否认,这就是现实,即便透露出些许残酷。即便如此,“寒门”还是能走出不少人才,就如以710分(含加分)高分走入清华的喂猪娃—孙宜林。
正文
2018年7月23日,河南栾川一高的孙宜林收到了期盼已久的通知书。当录取通知书缓缓打开,清华“二校门”在通知书缓缓展开。立体的二校门展现在孙宜林眼前,脸上的激动毫不掩饰。
对于孙宜林来说,考上清华,是改变人生的第一步。不少人认为高考就是一场你去南、我去北的伤感故事,但在孙宜林眼中,高考更是一场决定将来是头朝地、头朝天的大事。
出生于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的孙宜林,家境并不好。父母是朴实的农民,家里的收入全靠那几亩地和父母打零工。在领取到通知书之前,孙宜林每天都在做几件事—干农活、喂猪。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除了学习,还有来自父母的期许。孙宜林也不例外,从小孙宜林就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不难发现,多数农村孩子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句—好好学习,考好大学,将来才有出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孩子能考上大学的越来越少。
孙宜林作为农村孩子中的典范,能够考上清华大学,付出的肯定比别人多得多。自“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言论发表后,不少人纷纷附和,其中不乏就是对寒门和工薪家庭、豪门的对比。
在一则比较中,列出了一个重点高中的火箭班的基本情况。班上62个人,清华北大占比四分之一,出国占比四分之一,即便剩下的二分之一,也是985、211,但这些学子的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从商的占据大部分。即便如此,零星的两三个孩子的家庭,父母对孩子也十分负责。 瀚博招生网
正如评语所说:“穷人家孩子也能出高考状元,但是他们所付出的是别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孙宜林的确付出了比别人好几倍的努力,在孙宜林的一份学习计划中,是这样写的:“五点半起床,诵读英语,整理笔记,预习当天的知识。”这份计划并不单单是从高中开始,而是从初中就已经在执行。正是因为这份坚持,初中的他,就以606分的好成绩进入栾川一高。
这样的学习计划,在高中比比皆是。当你进入到衡水、毛坦厂之类的高中,你会发现有太多的人勤勉、刻苦。但是相较于那些含着“金汤匙”的人,这份努力就显得微不足道。
有句话叫做“不怕别人不努力,就怕比你厉害的人更努力。”孙宜林所在的班级就是这样,有太多优秀的人,孙宜林不过只是其中一个。但是和其他人比,孙宜林更加知道“读书才有出路”的含义。
正如孙宜林老师所说:“孙宜林刚来的时候,成绩并不算最好的,但是他知道刻苦,认真,这才有了现在的他。”
刻苦、努力,是改变现状的唯一方法。这点不仅适用于孙宜林,更适用于我们。在孙宜林领到录取通知书之后,面对镜头的采访,是这样说的:“清华的同学都是学霸,我要更加努力才行。”
更加努力,成为了孙宜林的座右铭。即便考上清华,他也不敢有丝毫松弛。因为他知道大学并不是终点,只是人生的起点。
小结
逆袭,依靠的并非运气。如孙宜林一般的人,有许多。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运气所致,毕竟有太多人的努力不被发现,有太多人成为普通人。这并没有错,只是努力的本质是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所以努力之后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始终是努力的过程。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农村娃高考0分落榜,却从中专生逆袭成博士,今斩获国际最高金奖?的相关内容。
除了天赋,当然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才智了。
说起院士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高学历,他们有着渊博的知识,是我国学术界最高的荣誉。然而我国有那么一名院士,他的第一学历仅仅只是一个中专。
高考成绩以0分落榜,面对这样的分数,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继续奋斗,从一名中专生逆袭成了博士。凭借着渊博的知识,他成为亚洲第一位获得地质学国际最高金奖,他就是沈树忠院士。
沈树忠在平日没课的时候就会回家下地干活,减轻父母的负担。经常回家帮父母的他,在学习上并没有丝毫懈怠,反而珍惜上课的每一分每一秒认真听老师在课上所讲的内容,遇到不懂的时候就积极找老师解答。
沈树忠成为了班里学习最积极的一个孩子,在这样努力之下,他的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列。每次期末总会拿着一张奖状回家,父母看着他那么懂事又好学,也十分欣慰。他们表示不管再苦再累,都一定供沈树忠读书。
在当时那个年代选择中专是不需要考物理和化学的。去掉那两科之后,高考时偏科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浙江煤炭工业学校地质专业所录取。
翻遍了很多大学教材,不分昼夜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作为中专生的沈树忠成功考上了研究生。
1994年,他受到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金玉轩教授电话邀约,前往西藏,去陪同一批外国人进行考察。沈树忠一口应承,一个星期后,他只身一人坐飞机到西藏,再从拉萨赶往汇合地点,在颠簸的公路上开了两天两夜。
当他在国外科研正风声水起的时候,著名的金玉轩院士问他是否愿意回国工作,沈树忠当即表:“我随时可以离开,回归祖国。”他说:“国外条件再优越,自己做得再好也是‘打工仔’,国内科研条件再差,只有回到了祖国,才能当科研的主人。 ”
因此,沈树忠在2000年以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引进回国,他的回国,对于我们古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研究,沈树忠带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确定了7颗地质学中的“金钉子”,目前全世界共有102颗“金钉子”,目前已经确定了72颗,其中11颗在中国。
为表彰他的地层学领域的巨大贡献,2015年中国科学院增选沈树忠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所有院士中,第一学历为中专的院士少之又少,因此也被网友调侃为“第一学历最低的院士”。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农村喂猪娃高考710分,逆袭至清华大学,寒门再难出贵子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www.hbzhao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