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5 07:49:55 | 瀚博招生网
为了适应革命的政治斗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1940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应陇东分区的要求决定办一所陇东中学,并由教育厅委派陆为公、孙萍前往庆阳城筹办。他们在陇东分区领导和支持下,按照边区政府“少花钱,多办事。要想尽一切办法,能在半年开学”的指示精神,利用庆城南街一座旧文庙,一边建校舍,一边动员招收学生,终于在经费仅为2000元的困难条件下,用5个多月时间完成了陇东中学的筹建工作。9月1日陇东中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毛泽东亲笔题写了“陇东中学”校名,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分别为学校题了词。当地党政军领导马文瑞、王维舟、马锡五等亲临会场祝贺。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庆城县陇东中学的社会活动的相关内容。
陇东中学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1942年7月20日,以首届陇东中学毕业学生为主的陇东学生观光团一行53人,在余佑野、贾庆礼率领下,赴延安参观学习,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毛泽东给观光团的师生们讲了话。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接见学生代表中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学生代表麻韬、张志强给毛泽东献上绣有“人民舵手”的锦旗一面。这年寒假,学校选拔了42名学生组成地方工作组,深入区乡,宣传抗日,帮助扫盲,破除迷信,并向群众学习。之后,他们被派到庆阳县各乡担任文书。1946年6月,西峰发生国民党军队打伤庆阳师范师生达50人的“六一六”惨案,陇东中学师生闻讯即致电声援庆师学生,并捐款8500元慰问。1947年5月,陇东中学又组织了30多人的随军工作队,在副校长冯克箴带领下,辗转于陕北及环县、华池、合水一带,为部队动员粮食、担架,协助运送伤员。每年节日和假期,师生都要帮助群众扫除文盲,讲究卫生,举办社火,参加大生产运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了封建教育长期关门办学、与群众“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状态,使学校教育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党悟,是成熟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战争年代的陇东中学坚持办学8年多时间,共培养出毕业生(不含中途调出参加工作者)523人。它不仅在陇东老区的教育史上,而且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瀚博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