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对招生简章都十分关注,今天为大家整理了成都理工大学招生简章 请问有《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吗?,下面就随瀚博招生网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成都理工大学招生电话是028-84078927。
成都理工大学的介绍如下:
成都理工大学是本科一批招生院校,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拓展资料如下:
成都理工大学最早创建于1956年,当时是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是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地质学和地球物理为成都理工的双一流学科,地质学拥有国家级地质学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峨眉山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两个国家级教学基地,以及国土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和四川省地学核技术等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地质学专业以后就业是很好就业的,虽然看起来是个冷门专业,但是人才稀缺。地球物理是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地球物理学即用物理的方法研究地球,主要是通过研究重力学、地磁学、地电学和地震学四大法宝,上能入空,下能入海。
还能到达地球内部,勘探深度从几米到上千公里,可用于石油天然气、矿产、地热水等勘探,也可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公路、铁路的工程勘查,同时在军事领域也可大显神威。

请问有《2019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吗?
2019成都理工大学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1学校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于1956年建校,1960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一所理工为主,以地学为优势,核技术、环境科学为特色,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蓬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17年9月入选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正朝着建设优势特色显著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
2项目概况
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专业学位是我国2010年新设置的专业学位,其目的是适应我国现代工程事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我国工程管理的人才质量。
我校于2000年开始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招生,2010年,在管理科学与工程、项目管理、
地质工程、
环境工程、建筑与
土木工程等学位点和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基础上申报设立了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授权点,2012年开始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本学位点由管理科学学院牵头,联合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建设。
针对资源、环境及西部地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水电站、公路、铁路、桥隧)领域的工程管理问题,本学位点聚焦大中型
建设工程管理方向,现有MEM培养师资40人,其中教授(教授级高工)24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经济师)13人,校内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校外教师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校内教师8人次具有土木工程师(岩土)、结构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咨询工程师等工程建设相关专业资质;3人次具有环保工程师、环评工程师等环境保护相关专业资质。学位点以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与部省级重点学科等为支撑,培养条件优良。
本专业毕业生可就业于资源勘查、国土规划等政府职能部门,矿产资源、水利水电、能源等相关企事单位从事工程管理相关工作。
3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针对资源、环境等行业中大中型建设工程的管理问题,综合利用工程管理和工程经济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工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决策,成为能够独立担负大中型建设工程相关领域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4培养方式
在双导师制和课程组教学下,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启发式、问题导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加强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讲课或开设讲座,注重实际应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5培养特色
●课程体系与国内的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咨询服务工程师等国家注册职业资格相衔接,鼓励学历提升与职业资格认证双丰收。
●整合学校优势资源,凝练方向,聚焦资源环境行业大中型建设工程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
●强化工程信息化理论和实践环节,培养新型工程信息化人才
●与国外著名院校合作办学,扩大国际交流。
6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7报考流程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网上报名
在2018年10月,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
或
),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及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告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
2.网上校验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应及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中国高等
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
)”申请并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3.现场确认
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到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确认报考资格、缴费和采集数码照片等手续,具体时间地点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4.初试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全国管理类联考。
考试科目:(1)(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204)
英语二。
5.复试
初试成绩公布后,考生登陆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参加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复试安排和所需材料等。
【温馨提醒】
最终的报考流程和报考时间以成都理工大学公布的正式招生简章为准。
8招生规模、学制与学费
招生规模
2019年预计招生50人左右,最终以成都理工大学公布的正式招生简章为准。
学习方式
全日制学习方式:周一至周五授课,毕业纳入就业计划
在职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授课时间为周末与部分节假日;授课地点为成都理工大学校内以及成都理工大学根据需要安排的异地教学地点;录取后人事关系与人事档案不转入成都理工大学;在学期间不参加市大学生医疗保障;学校不安排住宿;毕业生不纳入就业计划。
学制
学制3年,因特殊原因,经学生申请并由学校批准,可适当延长修业年限,但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学制及修业年限包含授课时间、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时间。
修满成都理工大学规定学分并达到要求,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国家授权颁发的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学费
2019年学费标准以入学当年物价局备案为准。学费分3年缴纳。
9联系方式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教育与发展中心。
地址: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9C507室
邮编:610059
邮箱:173329888@qq.com;
409018149@qq.com;
2594163050@qq.com
联系人:崔老师、程老师、谭老师
联系电话:028-84079371;
84076577;
13980767786;
18080470978;
15902863715
招生申明
提请广大拟报考成都理工大学工程管理硕士(MEM)的考生注意,应通过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站获取成都理工大学工程管理硕士(MEM)招生的相关信息,并直接按照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公布的报考方式开展研究生报名! 我校未在成都理工大学校外与任何单位合作开展任何形式的联合招生工作。
热忱欢迎各界人士报考成都理工大学工程管理硕士(MEM)!

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招生代码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招生代码的相关内容。
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招生代码:5602。
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成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共建的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3487亩;有20个教学学院,开设66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学校有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专业),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学校有教职员工2893人,全日制在校生38373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893人,其中教授(级)465人、副教授(级)804人。截至2022年12月,获国家级人才项目、称号和荣誉208人次,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IEEE Fellow入选者1人、其他国家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5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
瀚博招生网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招生简章资讯,敬请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
www.hbzhaosheng.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