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如何读懂考研招生专业目录?相关的问题,今天,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读懂考研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是考生需要关注的重要文件。许多考生不知道如何读懂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为了方便考生,下面猎考考研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帮助大家读懂招生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什么是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
所谓招生简章,就是招生单位(高校或科研院所)颁布的介绍性文件,主要功能是向考生介绍学校概况、报考条件、报考日程、联系方式、学制、费用等事项,其中报考条件、报名日程、联系方式是重要内容。说得通俗点,招生简章就是学校为考生制定的游戏规则,报考这个学校,就必须按这个规则走。
所谓专业目录,就是招生单位(高校或科研院所)按院系专业颁布的招生计划,以及每个专业的考试科目。说得通俗点,专业目录就是学校告诉考生,有哪些专业招生,各招多少人,考哪些科目。
● 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有什么用?
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不但是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参考资料,而且能够回答考研新手很多疑惑。本文重要的一点来了,如何使用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
1、报考条件
报考条件一般包括考生的基本政治素质、学历要求、年龄和健康要求等。在阅读时要根据自身情况,仔细阅读相关信息。
如果你是应届和往届本科毕业生,这一部分对你来说可能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如果你是非正规本科毕业生,例如没有学位证、自考生、党校毕业等,请注意上面的具体要求,是不是以同等学历报考。
如果你是专科毕业生,那么要注意有没有发表文章的要求,有没有不得跨专业考的要求,有没有要求修本科课程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同时需要存在的,还是只有一个即可的,考生必须看清楚。如果本科毕业和学士学位这两条要求同时存在,这点大家要注意一下,因为很多考研的同学在本科时可能存在考试作弊被抓导致没有学位证的情况。
专科毕业生一般会被归类于同等学力考生,但是具体情况因招生单位而异。此外,有的招生单位会拒绝专科毕业生报考。所以,不明白自己情况的考生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目标院校的研招办进行咨询,以免耽误时间。
2、入学考试
我们看招生简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知道该校如何招生并且如何考试,因此你需要看以下内容:初试考试内容是什么?代码是什么?代码发生变化了吗?如果发生了,为什么变化呢?初试考试内容中哪一些是国家统考的?哪一些是学校自己出题的?复试什么时间进行?复试内容有哪些?复试的比重是多少?复试和初试的分值如何计算?是初试分数折合?还是初试分数加复试分数呢?
入学考试不可小视,需要仔细阅读每一个环节,避免因为众多的条目而忽略某一条。
3、学习年限、学费、奖学金、住宿
考研不是盲目的行为,需要在考研前仔细了解,你要了解自己大概要在学校学习多长时间,是两年制的,两年半制的还是传统的三年制研究生培养方式呢?学校是否解决住宿?》》》点击了解更多从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中看什么
● 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这些细节要关注
1、招生人数
所有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都会开宗明义地点明当年计划录取人数。
2、分专业招生人数
每个招生单位的专业目录都会列出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简单来说,就是汇总一个表,然后列出每个院系总共招多少考生,下设多少专业每个专业分别招多少考生,下设多少研究方向。有的会特别标注推免的比例和名额,对于招收人数较少的专业,一般录取比例较低,在报考时一定要慎重。
3、考试科目
专业目录也会给出每个专业的初试考试科目。
注意:考试科目与所考查的课程不是一码事。现在流行综合科目:把多门课程的考题合并到一张试卷上,也就是说一门科目往往牵涉多门课程。有的学校还会给出考试题型,一定要多加留意,有方向地复习,不要自乱阵脚。
4、参考书目
国家不允许在专业目录里出现“指定教材”字样,但是如果出现“参考书目”字样,也就是说暗示这必然是主要复习用书。》》》点击了解更多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需要关注的细节
● 附录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持续更新中...)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持续更新中......)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全国各院校2018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办法
以上是猎考考研为考生整理的“如何读懂考研招生专业目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怎样搜索想要报考院校专业的考研考试范围
搜索想要报考院校专业的考研考试范围,可以通过查找报考单位的专业目录来获得。
首先,进入招生单位的研究生院官方网站,这个一般搜索就能出来,招生单位的官方网站一般都带有edu。
其次,进入该招生单位的招生网站或者招生专栏。查看该校的招生信息,一般招生目录会在9月发布,其他时间进入后,从9月份的消息中查找。
最后,一般高校的考研专业目录都是单条信息列出的,也有的考研专业目录作为招生简章的附件存在,从这条信息中查找。

考研怎么择校和选专业
瀚博招生网(https://www.hbzhaoshe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考研怎么择校和选专业的相关内容。
考研究生选学校和专业的方法:
第一步、专业范围选择
(一)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下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10个专业。对于该同学而言,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二)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6个专业。对于该同学而言,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三)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不属于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第二步、硕士类型选择
(一)类型说明
中国提供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供考生进行选择: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
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两种硕士类型均为全国统一考试、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
(二)应试难度说明
1、绝对难度:从初试科目、试卷难度、分数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绝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2、相对难度:从报名绝对人数、报名录取比例、实际录取分数线、复试差额录取比例四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相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第三步、意向专业选择
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前面两个步骤,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确定是否跨专业考试。
瀚博招生网
第四步、意向地区选择
(一)就业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第一原则。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学校较多,同理每年的各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较多,工作竞争相对激烈。例如,如果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同学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则选择在本省省会读研为更好的选择,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
(二)安家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未来每位研友都需要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顾父母。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买房压力大,如北京房价动辄2—4万元每平,成家安定下来相对非常困难;而其他的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对轻松。例如,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富裕,原则上不建议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作为安家的城市。
(三)经济原则
相比较而言,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固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将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
(四)一区、二区选择
按照地域原则,教育部将不同的省份划分为一区、二区,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线。相比较而言,每年国家二区总分线比国家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单科分数线也更低。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和招生的结构性转变,考研的总分线也是年年居高不下,让很多学生与成功失之交臂。有鉴于二区省份对于总分线和单科线的要求更低,更加适合不愿意承担考研风险、基础较弱的同学选择。
第五步、意向硕士点选择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
以上就是瀚博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瀚博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瀚博招生网:
www.hbzhaosheng.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